新闻公告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新闻公告 > 通知公告 > 正文

电子与信息学部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复试录取办法

日期:2025-04-07 点击数:

根据《西安交通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方案》(西交研〔202530号)文件要求,结合本院一志愿招生录取情况,经学院招生工作组研究决定,并经本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组审核同意,本单位不接受校外调剂,现将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复试录取办法公布如下:

一、调剂时间

2025489:00—4821:00

二、接收调剂专业代码及名称

专业学位[085401]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等)(非全日制)

专业学位[085402]通信工程(含宽带网络、移动通信等)(非全日制)

三、生源条件

经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组审核同意,调剂专业及调剂生源学术条件如下:

接收调剂

专业

调剂生源所在学院(部)

调剂生源专业代码及名称

调剂生源初试专业课代码及名称

分数线

接收复试人数

拟录取人数

政治

外语

业务一

业务二

总分

085401]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等)

非全日制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085401]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等)

全日制

869-信号与系统分析及数字信号处理

50

50

80

85

375

2

1

085402 通信工程(含宽带网络、移动通信等)

全日制

869-信号与系统分析及数字信号处理

50

50

80

85

375

2

1

085402]通信工程(含宽带网络、移动通信等)

非全日制

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
085406 控制工程

全日制

871-自动控制理论基础(含现代控制)

50

50

80

85

385

2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085404 计算机技术
全日制

872-计算机技术基础(含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

50

50

90

90

375

2

1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085412 网络与信息安全

全日制

872-计算机技术基础(含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

50

50

80

85

375

2

1

1.申请调剂考生须符合招生简章中规定的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

2.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申请调剂考生的初试专业课须与调剂生源专业初试科目相同。

3.我院严格执行教育部及学校制定的相关调剂政策,根据学院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等需求结合考生初试成绩情况,按照考生初试成绩择优确定进入调剂复试名单,若初试成绩相同,则按照业务二,业务一,外语,政治的顺序择优进入复试。

4.所有考生均需参加我院组织的调剂复试。

在调剂过程中,针对调剂生源及实际情况,学校将根据学科建设和发展需要,经研究生招生工作组审定后,调整招生计划。

四、复试形式及内容

1. 采取现场面试的形式。

2.复试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3.复试内容:综合考核

综合考核每人30分钟。其中英语听力与口语5分钟,综合面试25分钟。

英语听力及口语:2分钟英语自我介绍、3分钟英语问答(非专业性问题)。

综合面试:此环节主要考察个人基本情况、学科基础、综合能力和思想品德。考生须准备不少于5份个人简历

4.复试成绩计算(以百分制计算)

复试成绩=英语听力及口语×20%+综合面试×80%

五、调剂流程

1.考生在调剂系统开放时间内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yz.chsi.com.cn/填报调剂志愿。

2.调剂申请审核

学院将在调剂批次开通时间结束后,按照相关要求对考生申请信息进行审核,并及时反馈考生是否审核通过,确定进入调剂复试的考生名单。

3.发送复试通知

对进入调剂复试名单的考生发送复试通知,考生在复试通知发出后4时内接收复试通知,并按照学院安排参加复试,逾期未确认视为放弃。

4.发送待录取通知

学院对通过调剂复试、确定待录取的考生发送待录取通知,考生须在4小时内确认是否接受待录取,否则视为放弃。

六、资格审查

有效居民身份证、准考证、毕业证(应届生持学生证)原件和学籍学历认证报告、诚信复试承诺书等。

七、录取

1.总成绩=初试成绩(百分制)*40%+复试成绩(百分制)*60%

2.调剂录取根据总成绩(初试成绩+复试成绩)由高到低录取。

3.调剂复试成绩低于60分者不予录取。

4.录取调剂考生占调剂学院录取名额,考生接受调剂录取后,不得在申请调剂其他学院,否则由此产生的后果,由考生负责。

5. 调剂录取考生将进入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服份有限公司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人才委托培养项目,拟录取后,须与校内导师、学院共同签署知情同意书,且须与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另行签署约定协议。在学期间不允许跨学院转导师。

6.非全日制研究生按照学校有关非全日制培养规定进行管理。

附件:西交大&思特奇非全日制研究生联合培养方案。


咨询电话:029-88968772

监督电话:029-88968663

监督邮箱:jianxingli.china@mail.xjtu.edu.cn

电子与信息学部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202547



附件:


西交大&.思特奇非全日制研究生联合培养方案



一、培养模式


依托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部和思特奇公司双方资源,加强学校与行业的深度协同,按照 “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协同创新”的原则,开展联合招生和联合培养,构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多元一体的协同培养模式。理论课程环节安排主要在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部完成,实践环节主要在思特奇公司、思特奇研究院等机构完成实行双导师制 ,共同指导学生完成学位论文。

、招生目标


1、招生对象: 25级非全日制研究生



2、招生人数:5



3、专业方向: 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安全、电子信息、自动化等



、联合培养机制


1、理论课程

整体培养方案共分三个学年,第一学年分两学期完成理论课程教学计划。 校企合作开发课程,聘任企业专家,按照正常排课方式进行教学,考核实行学分制管理。其中必修公共学位课程由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统筹安排,必修专业学位课程和选修课程由西安交通大学、思特奇公司、思特奇研究院共同设计。

2、实践环节

第二、三学年 ,硕士研究生在履行专业实践申请程序后,进入企业进行科研实践,并结合实践内容开展课题研究和论文工作。科研实践期间要求提交实践小结,小结内容包括科研内容、完成情况、存在问题、收获体会、个人表现等等,要求实事求是,并请企业导师签名认可。



、权利与义务


1、西安交通大学


1 负责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面试


2)担任合作导师、承担实践性课程或方向定制性课程授课工作、评阅论文、参与论文答辩、 参与研究生培养过程指导和质量考核评价等工作。


3 负责研究生思想政治、 日常生活、学习管理等方面进行指导。



2、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 参与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选拔、过程指导和考核评价等工作。


(2)为研究生提供科学研究或专业实践必需的实验条件和科研场所。


(3)负责指导、检查、督促研究课题或专业实践的进展情况。


(4)为联合培养的学生在学习期间提供学费、住宿费、生活费的补助,在研二研三期间提供学科研实践补助,补助费用如下:







阶段





学费

(元/年)





住宿费

(元/年)





生活补助

(元/年)




科研实践补助(元/年)





总赞助金额

(元/年)

算入服务年限的赞助金额(

元/ 年)

不含

实习实践补贴






备注说明

研一


(在校学习)




40000




4000




20000




/




64000




64000

暑期进入公司实习,单独发放实习补助

研二


(企业实习)




30000




6000





48000




84000




36000


优秀实习生实习补助可上调


研三


(企业实习)





30000





6000





/





48000





84000





36000

秀实习生可提前转正,与正式员工享受同等薪酬福利

合计

232000

136000





5)对于表现优秀、成果突出的研究生酌情给予奖励,对研究生参与的符合条件的科技成果进行推荐和表彰。


3、联合培养的学生


1)遵守西交大规定完成研究生硕士学位的学习内容,并取得硕士学位证书。


2 按思特奇公司要求完成企业培养方案约定的学习和工作内容,并通过评估。


3)在联合培养期间按与校方、企业方培养方案完成全部学习内容后从研二开学起进入企业科研实践。


4 按接受企业赞助的金额对应的应在企业的服务时间约定 ,完成在企业方的应工作的年 ,到约定的服务时间结束后,可自主选择是否工作去向,服务年限如下:




赞助形式



赞助费用 X

不包含实习实践补贴

企业服务时间

公司实习

正式工作

部分赞助

X4

2

1

部分赞助

4<X7

2

2

部分赞助

7<X11

2

3


全额赞助


11<X13.6


2


4



5 )在与企业约 定的服务期限未满的情况下提前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需按比例返还已 接受的企业赞助费用


五、企业联系人


联合培养项目对接:陆女士


联系电话:17782858112(同微信)


若同学们存在任何项目疑问,欢迎前来咨询,期待同学们踊跃报考。



下一条:2025年全国信息通信技术大赛-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网络与信息技术赛项竞赛通知